【老頭擺客家菜餐廳】
來到了北埔,除了漫步古香古色的北埔老街外,
美味的客家菜餚更是不能錯過,
對於客家菜,在還沒來品嚐過客家菜餐廳前,
我只能說出客家小炒這道菜名
老頭擺客家菜餐廳正好位於北埔老街前往北埔冷泉的路上,
距離兩地車程皆5~10分鐘,
循著北埔冷泉的方向,即可輕鬆抵達老頭擺,
交通可參考文末的地圖
沿著斑駁的招牌進入位於餐廳正前方廣場,也就是小客車停車場,
一旁有一小區正在製作柿餅,新鮮的柿子放入機器裡旋轉去皮後滾下,
再由人工去蒂頭,一顆顆光滑的柿子整齊排放圓形的鐵網上,
一層一層堆疊在鐵架上,
同行的小朋友覺得很有趣,都目不轉睛地盯著看呢!
附近的空地也看得到柿子樹,
在餐廳門口進去有販賣柿餅、茶葉、桔醬、菜脯的區域,
柿餅有分三種,建議購買前先試吃,
一包150元,用封口袋裝,保存容易,
在北埔老街看到的柿餅大多是用透明塑膠盒裝再用橡皮筋綁著,
餐廳正對面馬路旁也有另一家販賣柿餅的,更為大間,吃飽可去晃晃
我是沒有很喜歡吃柿餅,但買柿餅送長輩,長輩很喜歡內♥
星期日中午11:40抵達餐廳時,餐廳裡已經八成滿,
幸好我們一群人有先預約了
整個餐廳由裡到外,無論是外觀、擺設、餐桌椅、碗盤等,
都呈現出濃濃的古樸風格,
連廁所外面的牌子也很有特色,
看到"娘子"這兩字直直走進去別懷疑,是女廁啦!
餐廳裡較靠外側的區域是像古早住家中的木方桌及長板凳,
適合人少用餐使用,
往內走就是木圓桌及圓板凳,擺放間距比外側寬些,
有幾桌還有用屏風隔開,很舒適
這次我們一團近四十位用餐,分成四桌坐,
兩桌是開放式圓桌,兩桌是獨立空間圓桌,
圓桌做十人恰恰好,但開始上菜後就會發現桌子上的空間根本不夠用,
大家很努力的埋頭直吃,退空盤,讓新菜上桌,
重點是上菜超迅速,我們都嘴巴和手都沒停過
白飯是自行添取的,要吃幾碗就吃幾碗,
只能說客家菜真的好下飯,同桌國中生弟弟吃了五碗
一開始桌上會擺放一壺熱茶,茶杯很可愛,
茶壺很重,要小心燙,喝完可回沖,
茶喝起來是"茶米茶"的味道,很順口,
但半小時後再倒出來喝時就比一開始澀一些,
我們點的是3000元合菜,十二道菜一湯一甜點一水果,
份量十足,八大兩小吃很撐也只吃了五分之三,剩下打包,別浪費
下面一一記錄我們這頓豐盛的客家菜
- 柿子排骨湯(★★):堪稱今日最有亮點的湯,有好幾顆完整的柿餅在裡頭,加上排骨、紅棗、排骨,味道甜甜的,不太喜歡這個奇妙的味道,習慣喝鹹的湯,只勉勉強強喝半碗,同桌有很多人都沒喝,超滯銷,到最後整鍋還滿滿的,幸好同團有人打包回家
- 控肉(★★★★):看似很肥,顏色不深的控肉,口感超Q的,也非常入味,配上一旁的筍乾,很下飯
- 高麗菜魯(★★★★☆):高麗菜一層一層,每層都超軟超入味,超喜歡
- 米醬炊豬肉(★★★★★):豬肉口感好且不油膩,帶點特殊香氣,配上白飯,一口接一口
- 紅糟三層肉(★★★☆):薄片三層肉覆蓋上厚厚一層的紅糟,味道濃郁,有種似酒的氣味,我不太喜歡酒味
- 客家小炒(★★★☆):嗯~~~就是客家小炒,下酒菜
- 椒鹽蝦(★★★):嗯~~~就是溪蝦啦!也是下酒菜
- 土雞剁盤(★★★★):比一般雞肉有咬勁一些,吃起來不柴,有附一盤桔醬可沾,沾上桔醬別有一番風味,但還是較習慣原味
- 紅燒魚(★★★):魚應該有先炸過,吃起來酥酥脆脆
- 有機水蓮(★★★★):水蓮很脆且甘甜,很不錯
- 炒大腸(★★★☆):酸酸甜甜,大腸好咬且無異味
- 木耳黃梨(★★★☆):黑木耳、鳳梨片、豬肚,口感和味道都算豐富,也是酸酸的
- 應時青菜(★★):常見但味道嘗起來澀澀的青菜,不喜歡所以叫不出名字╮(╯_╰)╭
最後還有一大盤QQ的客家麻糬及柳橙切盤,飽到都走不動了啦!(拍肚子)
下次到北埔,一定會再來嚐嚐這客家好滋味 <( ̄︶ ̄)>
【北埔冷泉】
冷颼颼的天氣來到北埔冷泉,真的是好冷清,空無一人,
記得前幾年夏天一訪北埔冷泉時,泉水豐沛,
許多人攜家帶眷到泉裡享受冰冰涼涼的泉水,
滿滿人潮加上車潮,想找個車位都很困難!
秋冬之際的北埔冷泉,泉水稀稀落落,
大量的石頭出來見客,實在是不適合戲水,
卻意外遇見遍布在北埔冷泉涼亭邊地上一大群超小的青蛙,
不知名的小蛙大約都僅有兩顆米粒般大,
要很小心才不會壓扁牠們,很新奇呢
北埔,夏天再見
用餐日期:2014/11/09(日)
【老頭擺客家菜餐廳】
http://pei-pu.com.tw/index.php/web/restaurant/
新竹縣北埔鄉大林村四鄰大林街46-1號
03-5801501
11:30~14:30、16:30~21:00